最近在成都某论坛,一条"啊轻点----大巴太粗太长了"的吐槽贴火了。发帖人小王描述早高峰时,12米长的电动公交车在5米宽的老街转弯,车尾差点扫到路边煎饼摊的场景。评论区瞬间炸锅:"我们这18米铰接车过菜市场才刺激""上次亲眼看见公交反光镜刮掉水果摊遮阳伞"......
根据2023年城市交通白皮书显示:
城市类型 | 主干道宽度 | 常用公交车型 |
---|---|---|
新城区 | 40-60米 | 18米铰接车 |
老城区 | 6-12米 | 8-12米单机车 |
某车企工程师私下透露:"我们按国标设计的2.5米车宽,根本算不过这些:
更别说那些突然展开的遮阳棚、探头出来的行道树,每次验收通过的车型,上路就像参加障碍赛。"
跟车体验308路公交时,李师傅展示了他的"独门绝技":
"你看这个直角弯,方向要分三次打:
1. 先让车头避开早餐摊
2. 中间注意右侧快递三轮
3. 最后防着左后方突然超车的网约车"
说话间,后视镜距离墙面已不足10厘米,乘客集体发出"啊轻点"的惊呼。
深圳某社区发明了"分段错峰"方案:
实施半年后,剐蹭事故下降73%,而杭州推出的"会缩骨功的公交车"更绝——通过可伸缩侧板,过窄道时车宽能瞬间"瘦身"15厘米。
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